【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报道】楚韵悠长,时代新象——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调研寿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画卷-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29浏览次数:188

城墙与河池相伴,古街与石巷相随,银杏与院落相映,淮河与长江相连……在晨曦与月色之间古城寿县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为了深入调研寿县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考察今年春节以来寿县文旅“火爆出圈”景象,7月14日至7月17日,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寿县调研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一行10人在指导教师贾绍俊的带领下,走进寿县,开展为期4天的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制作技艺体验活动,积极践行“我行,我看,我建言”的青春实践号。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前行信心

寿县不仅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抬阁(芯子、铁枝、飘色)、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寿州锣鼓、寿州大鼓书、寿州紫金砚制作技艺、大救驾制作技艺等多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寿县也是一片革命热土。在寿县东南、瓦埠湖畔的小甸集镇,这里是安徽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这里建立了安徽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小甸集特别支部。

团队成员在“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石碑前的合影

7月14日上午,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实践团来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探寻红色记忆,聆听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纪念馆内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文字,让团队成员对革命先烈们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被革命先烈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奉献精神深深打动。在第一面党旗雕塑前,团队成员合影留念,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对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团队成员观察馆内文字材料

此次“楚韵悠长,时代新象——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寿县调研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的红色文化教育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还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团队成员表示,要将此次经历转化为动力,努力学习、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凝聚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前行力量。同时,团队成员将继续关注寿县革命文化历史的发展和研究,肩负起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使命,让更多人了解寿县革命历史,共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探访豆腐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出自宋代朱熹《豆腐》诗。相传,豆腐的诞生与淮南王刘安密切相关。在一次炼丹过程中,刘安无意间将豆浆与石膏混合,经过沉淀后形成豆腐,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由此发明。寿县是豆腐的发祥地。淮河岸边、八公山下,品质醇香的大豆、珍珠泉水的清凉,以及这里百姓的勤劳善良,一小块白白嫩嫩的豆腐,最早是这里百姓餐桌上简单的美食,如今豆腐早已经是淮河两岸、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的美味佳肴。这一切,正是源于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在于豆腐烹饪技艺和品种的创新,得益于豆腐文化的传播与旅游发展的融合。

7月15日上午,为更进一步了解豆腐文化,团队成员来到豆腐宴非遗传承人张士宏经营的寿州美味厨餐馆。经过张老师的介绍,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他在传承保护非遗技艺上几十年的坚守之路,了解到豆腐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豆腐宴对现代寿县文旅发展的积极贡献。同学们也从中学会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豆腐宴非遗传承人张士宏向团队成员讲述自己与豆腐的情缘

“我做‘时苗留犊’这道菜,就是希望人们能记住这个典故,希望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是位清官。”张士宏老师深情说道。他只读过小学,文化不高,为了谋生他研究制作各种菜,特别是把豆腐烹饪与寿县历史文化相结合,扩大了豆腐宴的认知和吸引力,也把豆腐美食的传说故事和文化内涵彰显出来。通过与张士宏老师深入交流,团队成员感受到一位非遗文化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匠心坚守,这其中的工匠精神、敬业精神以及对家乡的这份热爱,正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应该学习、坚守和弘扬的。

7月15日下午,为了现场体验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团队一行人来到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团队成员先是在豆腐文化展览馆聆听讲解员关于八公山豆腐起源和公司豆腐制品发展的介绍,随后来到豆腐文化体验馆,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从黄豆的选种、浸泡、磨浆、煮浆到点卤、压制等各个环节沉浸体验豆腐的传统制作技艺。

团队成员在豆腐文化展览馆参观学习

活动期间,团队还参观了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了解现代化生产与传统工艺结合的生产过程。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对此次体验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并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支持省内外高校大学生来现场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行动中来。

品楚韵悠长,赏时代新象

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寿县,之所以说其楚韵悠长,是因为寿县是楚国的最后都城。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楚人东渐江淮的历史进程,可以说是中华大地上一次伟大的民族交融与文化碰撞。淮水汤汤,八公山下,寿春古城,城垣犹在。楚国八百年,从蛮夷到文明,从霸主到衰亡,王朝余晖,在寿县落幕。历经千年,漫步古城城墙之上或是行于街巷之间,楚风遗韵随处可见。如今要细看寿县楚文化的历史,自然少不了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这是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在展馆内,700余件(套)涉楚文物向今人述说着楚国最后的辉煌与衰落。

7 月 16 日上午,为了详细了解寿县楚文化,更好地领略品读寿州古城的楚风汉韵,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一起来到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展开一场关于楚文化与寿县渊源关系的研学之旅。同学们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成语故事,感受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楚都。

在安徽省楚文化博物馆内,参观人员包括实践团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观看多媒体展示、参与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楚文化的内涵特征和与寿县的历史渊源。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楚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加对寿春楚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和理解。在参观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还对来访游客和一些工作人员开展访谈或邀请他们填写问卷,收集更多关于寿县文旅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团队成员观看馆内历史文物

寿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古城墙为载体的城墙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寿县古城墙始建于南宋,砖壁石基,城开四门,各有瓮城,既拥有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具备防水防洪功能。寿县古城墙自明清以来,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不断进行整修。至今仍保持着明清两朝风格。寿县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之一,它承载着寿县人民的历史记忆,是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和军事防御的重要实物资料;城墙文化是寿县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代表寿县人民的坚韧和团结,是寿县人民的精神寄托;古城墙和城墙文化对于寿县的文旅融合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城墙作为寿县的标志性建筑,每一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它早已成为寿县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城墙上斑驳的痕迹、雄伟的城楼、淝水之战的历史记忆、草木皆兵的成语典故、月坝防水工程的高超智慧……,都让团队成员感受到这里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沿着寿县古城墙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文化内涵,并与外地游客和本地商户交流。

团队成员在古城墙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

风情风味皆俱佳,救驾美食传新话

在古城寿州,“赵匡胤困南唐”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宋太祖赵匡胤与寿县名产小吃——“大救驾”的名字由来的故事同样在寿县百姓中也是家喻户晓。大救驾,这是寿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道富有传奇色彩的特色糕点。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如急流旋涡状,因用油煎炸,色泽金黄,口感极佳。大救驾不仅是寿县饮食文化的瑰宝,更是寿县悠久历史文化的生动缩影。相传公元956年,赵匡胤率十万大军征战寿春,历经整九个月的围城之战。赵匡胤一连数日,水米难进,城内厨师以传统工艺,用面粉、白糖、猪油等原料,做成糕点献给赵匡胤。因其色美味佳,赵匡胤越吃越有味,一连吃了几顿,病体大愈。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想到南唐一战和这种糕点,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这种糕点从中救驾。”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7月17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安徽省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参观大救驾生产。走在生产车间和尊龙凯时平台入口的产品展示走廊,团队成员看到陈列的大救驾,它们外观金黄诱人,层层叠起的花酥犹如金丝般环绕,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在公司参访研学期间,公司总经理朱庆国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救驾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亲自迎接学生并向大家讲述“大救驾”的故事,介绍公司结合寿县现代文旅发展与各地顾客消费需求正在增加“大救驾”口味类型。

安徽省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庆国向团队成员介绍大救驾生产工艺和公司发展情况

本次实践团队成员不仅现场观看了大救驾的制作过程,而且还学习并亲自体验了大救驾的制作技艺。在制作现场,团队成员目睹了工人们娴熟的操作技巧,从和面、擀面到包馅、煎炸,每一步都充满了匠心与智慧。在工人们的鼓励下,团队成员也开始尝试手工制作大救驾。队员们纷纷表示,虽然包馅和煎炸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也正是这种亲手制作的体验,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每一个大救驾的背后不仅凝结着工人们的心血与汗水,而且还彰显着寿县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百姓的勤劳与智慧。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鲂鱼鲅鲅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数百年前,诗人王安石来到被誉为“天下第一塘”的“芍陂”,留下诗句赞美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时至今日,芍陂更名为安丰塘,却依然在淮河流域水利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月17日下午,实践团一行人来到了安丰塘,感受安丰塘的历史文化,了解安丰塘新时代的新气象。团队成员在安丰塘畔观看碑文,对来往的旅客进行访谈。刻有“芍陂”的石碑静静矗立着,代表着无数被造福的百姓对这项伟大灌溉工程的感激。安丰塘是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始建,初建时可灌溉田地万顷,有“芍陂归来不看塘”之誉。1988年,安丰塘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安丰塘进行了全面的除险加固,让安丰塘这一古老水利工程在今天依然可以发挥出最大的灌溉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今天,安丰塘可以灌溉寿县67万余亩农田,“支渠派印千畦润,整亩村连百室盈”安丰塘依然造福着一方百姓。

安丰塘的水土孕育出了底蕴深厚的文化。所谓“安丰塘起雾——现成(城)的”这样当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及其背后故事,正是安丰塘民间故事的代表。关于安丰塘,传说古有孽龙作祟被罚下人间,却被百姓分而煮食,玉皇大帝大怒,将安丰城变成安丰塘。与之有关的一系列“老母鸡滩”“老塘河的故事”等民间传说都被列为第三批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团队成员在安丰塘边讲述民间传说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在安丰塘北岸,孙叔敖纪念馆记录着受人爱戴的楚相孙叔敖的功绩以及安丰塘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在纪念馆,团队成员在历史资料前伫立,对历史伟人表示致敬。通过聆听着老师的讲解,大家对安丰塘的历史文化和周边百姓的生产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孙叔敖纪念馆基本陈列有《孙公圣迹展》、《芍陂史迹展》、《孙公祠纪事展》等部分。纪念馆内,孙叔敖的雕像正放大厅,南望安丰塘,展厅墙上记录着他建造安丰塘的历史功绩。孙叔敖一生清廉,坚辞多次重额封赏,为官多年,家中却没有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没有。因此,司马迁《史记》中记他为“循吏”第一。孙叔敖事事为国家和百姓为先,这种廉政爱民精神深深印在百姓心中,也是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奉行的。通过调研,队员们还了解到,安丰塘镇广大党员干部正在以安丰塘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根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打造乡村旅游,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基层干部积极作为与乡村全面振兴的“双向奔赴”,奋力擘画生态美好、人居幸福的美好图景。

指导老师在孙叔敖纪念馆讲解传统农耕工具

聆听红色事迹,续传革命精神

7月17日下午,巢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寿县调研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来到寿县安丰塘镇大树村史大郢特支陈列馆,开展以“聆听红色事迹,续传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在史大郢特支陈列馆前的合影

在陈列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都在述说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队员们伫立观看,深受教育和触动。在馆内,一面墙壁上刻画的是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战火纷飞中挺身而出,振臂高呼,鼓舞着战友们奋勇向前。据介绍,这位英雄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为了保护战友和群众,毅然决然地冲向敌人,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成为当地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儿女为了正义和自由而不懈奋斗,为了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经过实践研学,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了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从党组织的建立,到革命活动的开展,再到英勇抗击敌人的事迹……,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斗争精神。《寿县志》上记载了八名“史”姓烈士:八名烈士,同出一门,世所罕见,感天动地。纪念馆中一把锈迹斑斑的手枪,见证了革命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的顽强斗争;一份泛黄的革命宣言,彰显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信仰和使命担当。同学们看到,在展板上标有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10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同学们纷纷表示,青年一代决不能也不会忘记,正是这些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才能薪火相传,有了今天广大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寿县4天的实践调研中,实践团队员们一起经历了一段充实而深刻难忘的时光。从晨光初照到夜幕低垂,队员们沉浸于寿县的文化气息之中,穿梭于传统手工艺作坊的每一个角落,漫步于乡村旅游景点的旖旎风光。在调研的日子里,实践团不仅见证了非遗文化的璀璨夺目,更深刻体会到了文旅融合为乡村带来的勃勃生机,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盈盈红利。每一处文化遗址的探寻,都让队员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每一次手工艺人的交流,都让大家感受到了匠人精神的温暖传递;每一个乡村旅游景点的体验,都让他们对文旅融合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如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圆满落幕,但巢湖学院的学子们对于文旅融合发展的热情与追求却从未停歇。同学们深知,这次调研仅仅是他们探索之旅的一个起点,未来的道路上还有更多的挑战与机遇等待着他们。他们坚持,继承弘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在时代风浪中前行破浪;他们坚信,在未来之路上,以奋斗青春放飞助力美好生活的时代梦想,必将在祖国广袤大地上抒写最美的生活篇章。(文/束颖颖、崔浩然、孙雨彤、刘玉琳、李方林、丁子悦、张艳灵、汪梦颖、郑雨轩、陈海玥 图/丁子悦、李方林、崔浩然、孙雨彤、汪梦颖 初审/石庆海 终审/杨芳 发布/崔苏如)

网站地图